《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一)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植物学实验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和植物系统分类实验两方面的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掌握植物学实验和研究的基本技术、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二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和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能运用正确实验手段对具体实验材料进行解剖、观察、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种子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内部解剖结构及其发育过程的知识,了解植物界各类群的基本特征和生活史知识,掌握各类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今后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报考植物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展植物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学好后续的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和作物栽培学等课程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本大纲制订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以及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时安排而制定。
(三) 大纲内容选编原则和要求 1、根据植物学实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本课程着重体现与植物学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注意本课程知识的完整性;避免与后续实验课程的内容重复。 2、凡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有关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今后开展植物学基础研究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知识,均作为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材料的选取,分类实验内容的确定主要以本省实际自然情况而定。 4、适当介绍植物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成就,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发展动向。 5、根据实验教学特点,注意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适当布置与本课程有关的课外实验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能力。 (四)教学时数分配
注:加*项目为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不占用计划内课时。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注明各项成绩所占比例) 1.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占学期总成绩的50%) 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50%) 3.综合考核成绩:学期成绩=作业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课程总成绩=1/2(第一学期成绩+第二学期成绩)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植物学实验》,何凤仙主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第一版。 《植物系统分类学实验》,华栋,郑曦编(自编讲义)。 2.参考书: 《植物学上册》,陆时万, 徐祥生, 沈敏健编著,高教出版社出版,1992第二版。 《植物学下册》,吴国芳, 郎奎昌, 冯志坚编著,高教出版社出版,1992第二版。 《植物生物学》,周云龙编著, 高教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一版。 《高等植物多样性》,马炜梁编著, 高教出版社、普林施格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植物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和实验室规章制度;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维护;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熟记显微镜的操作规程。掌握滴片法和撕片法制作临时制片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植物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1、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2、植物实验室规章和实验守则 (二)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普通光学显微镜(复式显微镜)的构造 2、△使用显微镜(复式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3、△保养和使用显微镜(复式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二)显微镜使用方法练习 1、蚕豆叶表皮永久制片观察,反复练习显微镜使用方法, 2、含藻细胞培养液水封片的制作和运动中的藻细胞跟踪观察。 3、显微镜中气泡图像的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代谢产物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光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原生质体的形态及其内含物的主要类型;学习临时装片制作法。 二、教学内容 1、△制作洋葱鳞叶内表皮水封片(用I-IK溶液代替清水可使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2、△○制作黑藻叶水封片,观察叶绿体及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叶绿体随细胞质一起流动) 3、△制作马铃薯淀粉粒的水封片,观察其形态特点。(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使淀粉粒的环纹更加清晰) 4、制作紫竹梅叶的表皮水封片,观察细胞内结晶体的形态。 5、用徒手切片法制作马齿苋茎横切片,注意其薄壁细胞内结晶体的形状与吊竹梅的结晶有何不同。 6、观察柿胚乳的永久制片,注意找到胞间连丝。 7、用刀片在红辣椒果实表面削取极薄的一小片制成水封片。观察果皮细胞中的杂色体、细胞壁上的原纹孔以及其中的胞间连丝。 实验三植物的组织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分布位置、细胞形态和结构特征;学会用组织解析法制片及徒手切片。 二、教学内容 1、△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片)的观察:分生组织及有丝分裂间期、分裂期中的前、中、后、末各个阶段的细胞观察。 2、成熟组织的观察: (1)△○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芹菜叶柄横切片,观察芹菜叶柄横切面上的保护组织(表皮)、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和输导组织(维管束)。 (2)梨果肉石细胞群水封片制作,观察厚壁组织中的石细胞的形态特征。 (3)△○观察丝瓜茎纵切面,表皮、薄壁组织、厚壁组织(纤维)、输导组织(维管束)分布的部位和细胞特征。 (4)△松木离析材料制成水封片,观察管胞的形状和具缘纹孔。 (5)徒手切片法制作马铃薯块茎切面临时制片,观察马铃薯皮(周皮)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四根的形态和结构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根的外形、分区与内部构造,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基本特征;了解侧根发生的部位及形成。 二、教学内容 1、△根尖的分区:观察玉米根尖纵切片和蚕豆根尖纵切片。 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观察毛茛根的横切片。 3、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制作并观察鸢尾根或土麦冬根横切面临时制片。 4、○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观察棉花或蚕豆老根区横切片。 实验五茎的形态与结构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枝与芽的外部形态和类型,茎尖结构、分区及分生区的结构;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的结构特征;了解裸子植物茎木材三切面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观察向日葵幼茎横切面。 2、△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观察玉米茎横切面。 3、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观察向日葵老茎横切面。 4、△○茎的次生结构:观察椴树三年生茎横切面。 5、△三种木材切面的主要形态学区别:观察松木材三切面制片标本。 6、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区别:用徒手切片法制体蓼科、菊科、苋科、禾本科、莎草科、鸭跖草科等植物的幼茎横切面并进行对比观察。 实验六叶的解剖结构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了解不同生境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学会叶的徒手切片技术。 二、教学内容 1、△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观察:取蚕豆叶或其他双子叶植物的叶,用撕片法制作下表皮平装片观察;用夹持法 制作叶的横切面水封片,观察叶的内部结构。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观察:取小麦叶或其他禾本科植物(如高羊茅、鹅观草等)的叶,观察叶形、叶脉、叶鞘、叶耳、叶舌等特征后,用刮片法制作下表皮平装片,观察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或其他细胞)的形态特征;用夹持法 制作叶的横切面水封片,观察叶的内部结构。 3、其他单子叶植物叶的气孔器形态结构观察:紫竹梅、土麦冬等植物叶表皮水封片观察。 4、○ 旱生植物叶的结构特征:夹竹桃叶及黑松针叶横切面水封片制作及观察。
实验七花的形态与结构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被子植物花的外部形态及各部分特点,学习解剖花以及使用花程式描述花的特点,理解花序的概念;了解花各部分内部结构,掌握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子房和胚珠的结构,了解花粉粒和胚珠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内容 1、△花的形态和结构:凤尾兰的花的观察和记录;蚕豆花(或洋槐花、紫藤花) 的解剖观察和记录。用花公式与花图式表示花部形态结构。 2、△花药的发育与花药囊壁结构的变化:观察百合老幼两种花药横切面。 3、△○雌蕊、子房与胚珠的形态结构:观察百合子房横切面及胚珠的形态结构。 实验八种子和果实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单、双子叶植物幼胚的发育规律,了解种子的形成与构造;掌握果实主要类型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1、果实与种子的来源:荠菜总状花序、花部、幼果、幼种观察。 2、△○种子的发育形成:荠菜幼子房纵切制片标本观察。 3、△种子的类型和结构:观察蚕豆种子、蓖麻种子、小麦种子及其纵切片观察。 4. △果实的类型和结构:核果、浆果、坚果、蒴果、瘦果,聚合果、聚花果的形态结构观察。 第二部分系统分类学部分 实验九藻类植物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代表植物的观察,了解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学会藻类植物标本采集、保存、制作和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二、教学内容 (一)淡水水域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观察。 1.藻类标本的采集和样品的固定保存 2.玻片标本的制作 3.△○淡水常见藻类的观察和识别 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属(Oscillatoria)、念珠藻(Nostoc) 绿藻门(Chlorophyta):水绵属(Spirogyra)、衣藻属(Chlamydomonas)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直链藻(Melosira)、小环藻(Cyclotella)、 羽纹藻 (Pinnularia)、舟形藻(Navicula) (二)海洋藻类植物观察 1、红藻门(Rhodophyta) (1)△紫菜(Porhyra)叶状体观察 (2)紫菜丝状体(壳斑藻)装片观察 2、褐藻门(Phyacophyta) (1)△海带孢子体带片部分徒手切片制作及内部构造观察。 (2)△海带配子体永久制片的观察。 3、常见海产藻类浸制标本观察 实验十真菌门与地衣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真菌门各亚门代表植物的观察,了解真菌及各亚门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繁殖方式。初步掌握真菌类生物的人工培养方法和标本制作方法。 了解地衣是一种真菌和藻类密切结合的共生复合体,了解地衣的有性繁殖方式;了解叶状地衣的内部构造并认识几种常见的地衣植物。 二、教学内容 1、△观察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制片标本 2、△青霉菌(Penicillium)的制片标本观察 3、△盘菌(Peziza)子实体纵切片制片标本观察 4、△○侧耳属(Plerotus)子实体菌盖部分徒手切片制作及观察。 5、常见大型真菌标本观察 6、△叶状地衣横切片观察 7、常见的地衣标本观察。 实验十一苔藓植物门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两个纲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比较苔与藓的不同点。认识部分常见的苔藓植物。 二、教学内容 (一)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1、△配子体的形态及内部构造观察。 2、胞芽杯和胞芽制片的观察、 3、△雌器托和雄器托的观察、 4、孢子体的观察。 (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frica) 1、△配子体的形态观察: 2、△○孢子体的形态构造观察: 3、△原丝体形态观察。 (三)观察几种常见的苔藓植物的标本 实验十二蕨类植物门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详细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代表植物----蕨的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和解剖构造,了解它的世代交替规律;认识该门中各亚门的代表植物及常见蕨类植物种类,掌握识别蕨类植物的一些形态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 (一)蕨(pteridiumaguilinum)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观察 1、△孢子体形态结构观察 2、△○孢子囊形态观察 3、△配子体的观察 4、胚胎的观察: (二)其它蕨类植物标本观察: 1、松叶蕨亚门代表植物 松叶蕨 Psilofum nudum 2、水韭亚门代表植物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3、楔叶亚门代表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4、石松亚门代表植物石松 Lycopodium clavatum、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5、真蕨亚门常见植物田字萍 Marsilea quedriforia、 槐叶萍 Salinia natans 紫萁 Osmunda jaonica、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 骨碎补Davalliamariesii、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实验十三裸子植物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认识本地常见的裸子植物,掌握松、杉、柏三个科的主要区别。 二、教学内容 (一)苏铁Cycas revoluta植物形态、小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球观察。 (二)△银杏Ginkgo biloba枝叶、小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球、胚珠纵切片及成熟的银杏种子观察。 (三)△○黑松Pinus fhanbergii枝叶、雄球花、雌球花及球果观察。 (四)△○柳杉Grgptomeria fortune、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枝叶、球果的比较观察。 (五)裸子植物常见种类新鲜材料及蜡叶标本观察。 实验十四近郊植物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综合性实验)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项活动,促使学生全面运用己学过的植物形态学知识和属种鉴定的技能认识徐州近郊的植物种类 二、教学内容 在徐州近郊开展种子植物标本采集活动,使用工具书对标本进行鉴定识别。通过对被子植物花部的解剖,检索表的使用及观察部分重要的被子植物科的代表种类来掌握这些科的主要特征。 (一)种子植物标本采集 (二)使用解剖镜、检索表对有花果的标本作出分类鉴定 (三)腊叶标本制作 (四)写出当地几个重要科(根据当时季节和具体条件在下列各科中选择:木兰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豆科、锦葵科、蔷薇科、葫芦科、唇形科、菊科、伞形科、百合科、禾本科)的特征及常见植物名录。 三、教学建议 本项活动可在开设植物系统分类学课程期间分多次进行。 附:课外科技活动选做实验 实验十五校园植物观察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种子植物的基本形态及其多样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初步了解各种植物名称、用途、生长习性以及有关根茎叶花果等方面的形态学术语。 三、教学建议 本项活动可在学生初学植物学课程时开展。以培养同学学习植物学的兴趣。本项活动宜在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带领辅导下进行。 实验十六藻类的生长环境、标本采集及培养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藻类常见的生长环境;学习藻类的一般采集、保存和培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采集各种不同水体中的藻类植物并进行分门鉴定和观察。对部分藻类进行分离培养。 三、教学建议 本项活动可在进行藻类实验课后组织部分学生进行。 编制人华栋校对人张 健 |